01传统班会的内容和形式
班组是最基层的组织,担负着现场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作为安全管理的前沿阵地,一般会要求班组在开工之前或休息时召开班会,进行警示教育,强调对安全生产重要事项的注意。班会形式也丰富多样,比如安规手册学习、案例手册学习、班组长宣讲、成员轮流发言、座谈会、微课观摩等。班会涉及到的主题也不仅仅局限于安全生产,质量和进度也可以是重要的主题。而班会的流程根据内容安排主要分为经验总结、合理分工和知识积累等环节。
02心理关怀视角下的创新设计
呼叫中心的班组提供服务的质量直接关乎客户满意度的体验。在重新设计班会之前,对现有班会的内容形式及需求进行了调研,先后调研访谈了6个班组,其中每个班组访谈1名班长和2名组员,在2天时间里以1对1现场访谈的形式共计访谈18 人。
一、访谈发现
1.现有形式从视频、现场班会观察以及现场访谈中可以发现现有班会持续的时间大概5-10分钟,班会形式主要以班长宣贯,组员听讲为主,偶尔会有提问,并且“业务知识宣贯”是现有班会的主要环节,甚至是唯一的环节。
2.班会印象班长和组员均表示,班会开的比较少,也很少有人参加过比较有深刻印象的班会,原因在于开班会一般都会占用他们休息的时间,因此不必要时一般不开班会。
大部分班长表示班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班会的形式比较单一,员工的参与度不很高,而且通过业务宣贯的形式,员工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有男性班长表示,不知道如何与女组员沟通,女组员性格比较敏感,有时候明知有问题,如果 直白地把问题告诉她们,她们就会不高兴,甚至会情绪激动哭泣影响电话的接听。班长和组员都表示,“业务宣贯”、“典型案例分享”等环节在班会形式中是需要 保留的。
3.存在需求
班长和组员都表示,业务知识更新频繁,容易搞混,稍有不慎容易将单子派错。为了不出现这样情况,班长只能把更新后的知识着重标注出来,发到部门交流群,让组员则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归纳整理。客服专员的最大感受是这个工作并不像想的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无时无刻地更新知识库和思维路径,稍微松懈就可能出差错,轻则出现“差”和“严重差”,重则可能引起投诉。
二、创新设计
客服专员所在的岗位性质,决定了其不但需要有极高的业务素质,还需要有极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在班会的设计上,以心理支持与关怀的理念为指导,除保留“业务知识宣贯”重要环节外,设计了简短的心理“微活动”,把对客服专员心理素质的培育巧妙地融入到其中,在心理赋能的同时,不断形成心理暗示, 强化客服专员的遇到挑战时的心理应对方式。
1.班会的内容形式
2.心理微活动设计
活动具体设计如下所示:
03实施与效果评估
新设计的班会在3个班组进行了试点,通过心理微活动的示范性教学,使3个班组长初步掌握了一些活动开展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同时经过现场信息反馈,修订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菜单式的班会课程,可供班长结合所在班组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菜谱”开展班会。
在微信群督导教学中,将班组长班会开展前后拍摄的班会视频和组员打分的《班会效果评价表》进行整理归档,作为班会设计的效果评估材料,看得出班会活动对团队融合、心态调整和减压放松帮助较大,学员反馈效果较好。经过为期1个月的实践发现,开展新班会的班组在新的一个月内比率类绩效指标要略高于他们此前的绩效。